政策風險治理之初探:概念與架構

任何公共政策在達成目標、落實公共價值的過程中都有風險,而且該風險應是政策設計中重要考慮部分(Lark, 2015; Brown and Osborne, 2013)。不過,大多數決策官員都輕忽、或是認為可以承擔這些風險,所有情境都在掌控,惟民眾或利害關係人抗爭、反彈之後,議題的發展往往超過預期,而政策內容也隨之修改,可能由強制轉變為取消規定,或是增加補貼、暫緩實施等。

換言之,雖然政策的成敗很難界定(Bhatta, 2003),但大約不到 2 成政策或方案可算是成功或持續下去,也常符合俗語說的「80/20 法則」。然而,政策何以失敗?又為何轉彎、調整(或轉進)?難道事前都沒有徵兆?決策過程有沒有該先考慮的失敗因素、風險、不確定性?換句話說,政策過程應該如何納入風險管理的概念、架構與實務?

過去,學界對這類政策成敗因素的研究,大多從執行力角度切入,研究政策執行力的影響因素與架構(Pressman and Wildavsky, 1973; Nakamura and Smallwood, 1980; Elmore, 1985),也就是研究影響政策執行成敗的各項重要變數,以及彼此間的互動結果(吳定,1997)。近期雖然有從績效管理角度切入,探討如何透過政策與管理作為來提升執行程度(劉宜君等,2009),但從前瞻性角度來看,我們能否在政策過程的前段,就能妥為辨識、評估與管理風險與不確定,設計更完善的政策?

本文將從風險治理角度分析公共政策或方案的設計與規劃過程,尤其是規劃前的作業。政策應該要能預見及回應意外或風險,廣泛建立因應 21 世紀新挑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