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區水資源投資施政效益-以公共給水參考指標研析為例

近年來,水資源投資經費已從建設經費為主,逐漸轉向維護、更新及管理經費,使得水資源投資效益評估應由剛性之堤防建設長度、淨水廠處理能量、水污染整治長度等工程建設面向考量,逐步納入既有設施維持經費彙整,並與政府政策目標結合,以衡量投資方向符合未來施政目標,並與國際相關指標進行評比,使得指標之量化數字轉化為民眾易於瞭解之意義,且可瞭解水資源投資是否符合國際潮流。

為評估政府施政投資效益呈現,今以台灣地區自來水系統減漏成果案例分析,針對公共給水四項相關參採指標進行研究、分析,並以日本東京都漏水率改善為標竿對象,針對國內北、中、南三大都會自來水系統之供水區域進行施政績效四 E -經濟(Economy)、效率(Efficiency)、效能(Effectiveness)及公平(Eguity)比較,獲致相關結論與建議,以提供水資源相關施政參考。

本主題案例研析採用既有「資本形成」、「維護管理」及「施政成效」之參考指標,針對自來水系統減漏政府施政目標設定,對應施政績效評估之績效四E 指標,可呈現時間軸(各指標歷史趨勢)、空間軸(國內不同區域及國外標竿對象)及績效成本(以評估達到政策目標需投入經費)之比較,透過「指標化」的對應,使得原本隱藏的資產(如埋在地下的輸配水管線等看不見的設備)得以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