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治理的創新與公共價值創造的實踐: 以台灣都會區參與式預算為例
台灣近年來隨著民主浪潮的影響,運用審議民主的參與機制,累積許多創新公民參與的治理經驗,而我國於 2014 年的縣市長選舉中,有許多候選人提出參與式預算(participatory budgeting, PB)的政見,讓市民參與政府預算的提案與審查,運用選舉的競爭,開始將 PB 的概念帶入國內後,這種都市治理或民主創新的模式,在 2015 年陸續在各地方擴散開來相繼舉辦,蔚為風潮。這種新型態的公民參與不像政治參與(例如總統投票、民代競選),或是個人自願參與公共性質的活動,其主要發生在公民與行政官僚互動介面上,一方面是帶來治理結構的改變,另一方面,這種新興型態的參與機制,創造了治理的合法性,達到民主的結果。
然而,理論與實務上的運作常常有段落差,因為並非所有的公民參與過程都是平等的。也就是說公民參與的品質的好壞往往需要有良善的規劃,讓公民的爭辯、討論和說服的情境與參與方法都能提升,因此自有公民參與這個概念以來,就已經開始累積多元的參與機制設計,在過程中運用新興型態的參與工具、技巧和程序的設計以達成與治理的目標,這也延伸出幾項重要的議題值得我們思考,就是如何運用創新方式設計一套參與機制讓過程呈現公共價值,達到政策目標。
由於參與式預算這個模糊的概念,讓我國各地在運用 PB 的維度和方式是按其目標、不同的政治社會背景來設計,各地大不相同,呈現 PB 的多元樣貌,過去,對於參與式預算多著重在單一個案或區域的研究以理解其辦理過程和執行成效,本研究試圖透過制度比較性的分析,去探討創新的參與機制是如何達到民主的結果,以及在過程中創造何種公共價值。
因此,本研究目的是透過台灣 PB 個案經驗中尋求解答,研究主體聚焦在由地方政府行政機關和議會為主所啟動的參與式預算,針對我國五大都會區包括台北、新北、桃園、台中以及高雄作為研究的個案,藉此深入剖析五都舉辦的過程,透過次級資料分析、參與觀察,及深度訪談等方式,以了解 PB 這種創新的參與機制如何在台灣的脈絡下被採用,及其設計和執行過程,並且探討參與式預算的創新條件和行政機關所面臨的挑戰,進一步分析公共價值如何在參與式預算的過程中被創造,持續推動和擴散,希冀回饋公共價值以及公民參與等領域的理論,並對於治理實務有所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