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參與?臺北市政府推動參與式預算之調查分析

在現行諸多公民參與途徑中,結合「參與」及「審議」兩大元素的「參預算制度」,已被認為係具實踐可能性的機制,在柯文哲當選臺北市長後,即將參與式預算制度列為「市政白皮書」中的首要政見,期能引進一套有效且簡便的公民參與機制,喚醒市民對於公共事務的關注,重新參與自己的生活,更成為行政機關與市民面對面溝通政策的重要平臺,使市民了解行政機關的運作,也使行政機關立於市民的立場進行決策,藉以達到市民及機關雙贏的局面。職是之故,自 2015 年始,臺北市參與式預算制度即在「政策目標明確」、「首長全力支持」及「公民參與期盼」這三股元素的匯流下,逐步推動參與式預算,並以「模組化」及「制度化」為目標,讓參與式預算在臺北市生根發芽。

基此,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有二:一是,瞭解臺北市政府參與式預算參與者的特性為何;二是,分析不同基本背景參與者對參與式預算取得資訊管道、參與動機、參與過程的評價、參與效益的看法是否有所差異。在研究方法方面,本研究運用問卷調查法,以臺北市政府 106 及 107 年參與式預算住民大會問卷調查資料為基礎,透過兩年度的參與者調查,除了進行跨年度比較分析,瞭解參與式預算政策推動的一致性外,也據此調查結果提出精進參與式預算制度之相關政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