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財政永續性之研究—回歸政府角色之爭

2009年全球各國為因應金融危機採行振興經濟方案,積極性財政政策之代價,卻是政府債務快速累積及長期財政不健全之危機。這是過去政府服膺凱因斯主義,強調政府在遭遇經濟衰退時,「赤字預算」是用來穩定經濟循環的有效工具,而積極介入市場的後果。不管對於歐美國家或新興經濟體而言,如何重建財政緩衝等維持財政永續之規範性建議,成為當前政府非常重要的課題。

台灣各級政府過去20年來,長年依賴舉債來支應財政赤字,累積未償債務餘額佔GDP之比率不斷上升,特別是2000年後累積速度加快,財政情況加速惡化。本研究之目的,希望藉由理性預期學者Barro(1986)所提出之「跨期預算限制」(intertemporal budget constraint)條件之概念,檢驗台灣近年來是否具備財政永續性之標準,並做為積極性財政政策是否持續之判準。因此,本文之主要研究問題為台灣近年來各級政府支出與收入之間是否仍存在長期均衡之關係?財政政策之方向是否應持續下去?政府的角色是否應有所調整?

研究發現台灣近20年多來政府實質歲出及歲入已無法滿足跨期平衡條件,顯示政治、經濟及社會轉型之後,政府運用財政政策所造成之財政赤字規模已太大,無法透過自動調整機制回復均衡,同時也意味著當代政府所採用之積極性財政政策不該持續下去,政府必須審慎檢視政策方向變更之必要性,以確保財政之永續發展,同時也應該回歸政府角色的本質,就當前的財政情況,仔細思考政府角色應有的轉變。